地球幾多歲?
編 委
「所有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學家。」著名地質學家韋特(Robert White)説。不是嗎?整天問這個為甚麼、那個為甚麼……。韋特很慶幸能以科學家身分延續童年!

四十多年前他在英國劍橋大學就讀時信主,後來成為該校教授,更是多個國際學術協會的院士。他亦是劍橋大學Faraday Institute for Science and Religion的創辦人之一,致力促進科學與宗教對話。
同為基督徒和科學家,韋特從沒想過科研和信仰會有任何衝突,他的基督徒科學家朋友都一樣,大家努力做好工作,活出基督徒生命,儘管在信仰路上有所掙扎,但都能融合這雙重身分。韋特更認為,科學和基督教信仰有共通之處──與後現代觀念相反,科學和信仰都相信有絕對真理,而且這些永恆不變的真理適用於每個年代、每個人。相對於人文學科的學者,科學家──尤其是地質學家──更有幸可以從考察所得的實質數據來探究神的創造,而不是浮游於相對主義或個人的詮釋。難怪一直以來在劍橋市內的教會,理科生的人數遠超人文學科的學生。

韋特從地質學見識到神偉大的設計和保守看顧。地質學的研究指出,38億年前在地球已出現生物,最令韋特驚奇的是,從當時直到今天,太陽的溫度上升了30%,地球自轉的速度慢了5倍,但地球的溫度卻得以維持,令水不至結冰或蒸發!更甚者,在過去的5千萬年,地球表面的溫度相差不足10度。韋特讚歎神預備了恰好又穩定的環境,適合各類生物(包括人類)生活和繁衍。

有信徒堅持以字面解釋聖經,得出地球的歷史不超過1萬年(稱為「年輕地球創造論」,Young Earth Creationism)。韋特常被問及相關的問題。以他專業的知識,他當然不認同。「我和他們同樣高度尊重聖經是神的話,但有海量證據顯示地球很老。」最令他感遺憾的是,有些信徒甚至把這個問題提升到信仰層面,認為不認同者便不是基督徒。韋特認為地球的年齡不是關乎得救與否的課題,更不應引起分裂。在他的教會小組中,便有一對夫婦是英國最極力推動「年輕地球論」者,韋特與他們同意,不讓這觀點妨礙彼此的團契相交。
韋特進一步解釋:人類的始祖(指有上帝氣息、有靈的活人,而非動物)活在8千至1萬年前,聖經的記載和考古學的發現都相符合,但地球在人類出現之前那段時期有多長,就是他與年輕地球論支持者的分歧之處。他認為,基督徒科學家有責任把科學知識(如新遺傳學、生殖技術、複製、進化的意義、環境與氣候變化等)向其他信徒清楚解說,(註)使他們能作出合乎信仰的抉擇。
信徒身分也令韋特更有動力進行地質學研究。他其中一個專項是剖析自然災難的成因(如地震、海嘯、水災、火山爆發)。儘管這些災難是在神容許下發生,但有不少人為因素,而最受影響的往往是低收入國家的窮人。作為地質學專家,他深感責任重大,也感恩能有機會研究自然災難和氣候變化,教育群眾採取合宜的措施盡量防範災難,從而領受創世記的訓誨──好好「治理大地」。
註:參Denis Alexander, Robert White. Beyond Belief: Science, faith and ethical challenges. Oxford: Lion Books, 2004.